營利事業購置之折舊性資產如果已達耐用年限時,請不要保留於帳上任其閒置,現在告訴您有兩種處理方法可以達到節稅之效果,特舉例詳述如下,以供選擇。
情況一: 列為當年度損失 設xx公司於78年7月購置機器設備金額 1,000萬元,依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該機器設備之耐用年限為9年,依法截至87年6月耐用年限屆滿,如無法繼續使用,將設備處分後,該公司可將其殘值100萬元 (如計算式) 列報為當年度損失,但有廢料售價之收入者,應將售價作為收益,以免漏報受罰。 1,000萬÷(9+1)=100萬
情況二: 續提折舊 上項機器倘於耐用年限屆滿仍繼續使用者,其殘值得自行預估可使用年數並重新估計殘值後,按原提列方式計提折舊。 以平均法為例,其續提折舊公式為: 原留殘值100萬÷(估計尚可使用之年限+1)=重行估列之殘值 (原留殘值-重行估列殘值)÷估計尚可使用年數=折舊 延用上例,其預估可再使用4年,則該機器設備每年可再提列折舊20萬元。 100萬÷(4+1)=20萬........重行估列之殘值 (100萬-20萬)÷4=20萬..........每年再計提折舊費用 本則分析:因營利事業之獲利情況不一,在獲利豐厚年度以選擇情況一可達立竿見影之效果,在獲利平穩年度則採情況二,以達按年定額節稅效果,營利事業應自行斟酌採用。
|